超越太陽能:鈣鈦礦如何引爆感測與顯示的未來新革命?
- 玥瑨 吳
- 3天前
- 讀畢需時 4 分鐘
你對鈣鈦礦的認知,是否還停留在「太陽能」?
當我們談到「鈣鈦礦(Perovskite)」,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或許是那種被譽為下一代綠色能源核心的太陽能電池。確實,這種材料能將太陽光高效轉化為電能,其潛力正在全球各國政府與企業的積極投入下,迅速實現商業化。例如,日本政府在 2021 至 2025 年間,便大力資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的基礎技術開發,使其技術迅速商品化 。
然而,如果你的視野只停留在太陽能,那將錯過一場正在發生的更大革命。鈣鈦礦材料,其核心的獨特晶體結構,具備顯著的光電效應,且能涵蓋極寬的光譜頻段 。這種特性,讓它不再只是單純的發電材料,更成為跨足感測器與顯示器等新興光電應用的關鍵 。
這篇文章將帶領你深入探索鈣鈦礦的另一面,揭示它如何以超乎想像的方式,顛覆你我所熟悉的光電科技。
一、 光電效應的全新演繹:從能量轉換到超高靈敏度感測
鈣鈦礦材料的潛力,正被全球頂尖的學術研究機構所挖掘。它將「光電轉換」的應用場景,從單純的發電,拓展至精密的感測領域。
1.1 早稻田大學的突破:千倍靈敏度的感測奇蹟
日本早稻田大學准教授 石井あゆみ(Ayumi Ishii),正是這場感測革命的領航者之一。她的研究團隊成功將鈣鈦礦應用於光學感測器的受光單元。這項技術的突破性在於,由於鈣鈦礦可涵蓋多種可見光與不可見光波段,其感測靈敏度最高可達現有光學感測器的 1,000 倍。這項技術的應用前景廣闊,特別是在以下兩個關鍵領域:
工業檢測:超高的靈敏度能大幅提升非破壞性檢測的精準度,確保產品品質萬無一失。
醫療診斷:更具前瞻性的應用,例如透過精確判讀細胞核體積,為醫學界提供診斷癌細胞的可能性,這將是醫學診斷技術的重大飛躍。
1.2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創新:重新定義相機影像
在感測器領域的另一端,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也提出了令人振奮的研究。他們針對相機與攝影機,開發出鈣鈦礦光感測器。相較於傳統相機需要多組感測器或分光濾片來辨識不同光色,鈣鈦礦感測器能以 單一元件 同時辨識所有光色,這將帶來:
影像解析度提升:有望將影像解析度提升 3 倍,讓細節呈現更為清晰。
低照度表現:超高靈敏度讓相機在光源微弱的環境下,依然能拍攝出清晰且高畫質的影像。
這兩項研究成果證明,鈣鈦礦在感測領域的應用,不僅是單純的技術升級,更是對現有光電元件的一次顛覆性創新。
二、 逆向思維的挑戰:從「發電」到「發光」的未來顯示器
如果說鈣鈦礦能高效地將光能轉化為電能,那麼反過來呢?科學家也提出一種逆向構想:利用「電能轉光能」的原理,開發新一代的彩色顯示器。
早稻田大學准教授同樣提出了這個宏大的願景。理論上,鈣鈦礦顯示器有望優於目前市場主流的 OLED 顯示器,其潛在優勢包括:
更高解析度:其獨特的晶體結構,有機會實現更高的像素密度。
更低製造成本:相較於複雜的 OLED 製程,鈣鈦礦的材料與生產成本預計將更具競爭力。
更低耗電量:更高的發光效率,意味著產品將更加節能。
然而,這項技術的商業化之路仍面臨挑戰。目前,相關材料的壽命仍不及 OLED,且部分光色的衰減速度較快,這些都是需要克服的技術難關。專家預估,要實現商用化顯示器,仍需5至10年的深入研究與技術攻關。

三、 台灣鈣鈦礦研發及產業聯盟的使命與展望
全球鈣鈦礦材料的潛能正在爆發,應用領域也從太陽能電池跨足至更廣泛的新興光電應用。這場技術的浪潮,台灣當然不能缺席。
臺灣鈣鈦礦研發及產業聯盟(TPRIA)的成立,正是為了匯聚國內產、官、學、研的力量 。我們深信,透過建立一個開放的產業交流平台,整合材料開發、技術開發、設備開發與應用開發的資源,能夠加速台灣鈣鈦礦產業的多元發展,並在國際競爭中保有絕對優勢 。
這篇文章所介紹的感測與顯示技術,正是聯盟未來將持續關注與推動的重要方向。我們將作為資訊的橋樑,持續為產業專家、研究者,以及所有對鈣鈦礦有興趣的公眾,提供最前沿的資訊與最權威的見解。
我們相信,鈣鈦礦的旅程才剛開始。它不僅是下一代綠色能源的希望,更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無數全新的可能。
加入我們,一同見證與創造未來
如果你對鈣鈦礦的無限潛能感到好奇,或者你是業界的夥伴,想與我們共同推動產業的進步,歡迎你加入我們的社群,掌握第一手資訊。
了解更多聯盟動態:隨時關注聯盟官方網站與社群平台,獲取最新的技術與產業趨勢。
點擊加入官方LINE@:成為我們的一員,與產業專家們深度交流,共同擘劃鈣鈦礦的美好未來 。
讓我們一起,為臺灣的鈣鈦礦產業,打造一個更具競爭力與創新力的綠能未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