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五屆鈣鈦礦論壇_講者速寫 Vol.3】從分子設計到自旋光電:鈣鈦礦研究的學術動能

在第三代太陽能材料快速走向應用的同時,學術界仍是推動技術創新的核心動能。本屆論壇邀請兩位來自台灣頂尖研究機構的學者—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蘇昭瑾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 趙宇強教授,分別從分子與奈米尺度切入,分享鈣鈦礦材料在光電效率、自旋操控等前瞻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 分子設計 × 界面工程

講者|蘇昭瑾 教授(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材料系)

蘇昭瑾教授長年專注於新穎太陽能材料設計、界面修飾與奈米材料應用,發表SCI期刊論文超過百篇,是國內鈣鈦礦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究的重要推手之一。

蘇昭瑾教授(前排中)與研究團隊
蘇昭瑾教授(前排中)與研究團隊

本次論壇中,蘇教授將分享其團隊在鈣鈦礦前驅體分子設計與界面工程上的最新研究進展,特別聚焦於:

  • 有機陽離子的分子結構調控對電池穩定性與電荷傳輸的影響;

  • 如何藉由介面修飾提升開路電壓(Voc)與填充因子(FF)

  • 降低水氧敏感性,提高模組長期運作的環境穩定性。

這些研究成果可望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提供更穩定、可靠的材料基礎,推動其從實驗室走向商轉階段。


🌀 掌性鈣鈦礦 × 自旋光電應用

講者|趙宇強 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物理系)

趙宇強教授研究領域橫跨光電材料、奈米結構與自旋電子學(spintronics),曾主持多項以掌性(chirality)有機分子導入鈣鈦礦薄膜的計畫。

趙宇強教授分享掌性鈣鈦礦相關研究
趙宇強教授分享掌性鈣鈦礦相關研究

本次演講中,趙教授將介紹其團隊對掌性鈣鈦礦材料的研究進展,探討其在自旋選擇性傳輸與光電元件中的應用潛力,包括:

  • 掌性結構如何在鈣鈦礦晶體中誘發自旋極化效應

  • 這類材料如何實現在光感測器、記憶體或自旋邏輯元件中的應用可能;

  • 二維/準二維鈣鈦礦的異質結構如何兼具光吸收與自旋操控特性。

該領域為鈣鈦礦材料開啟了從能源裝置跨足自旋光電器件的新路徑,是未來高階記憶體與資訊處理元件的重要基礎技術。


▶ 應用與產業意涵|從材料創新到元件新機制

  • 分子層級的材料設計與界面工程,是提高鈣鈦礦模組壽命與穩定性的關鍵,有助於提升量產可行性;

  • 掌性材料提供與矽基元件截然不同的物理機制,有望應用於新型記憶體、光感測與量子材料裝置;

  • 學術研究若能與產業製程接軌,將擴大鈣鈦礦材料的應用邊界,從太陽能跨向資訊、感測與顯示等高值領域。

ree

ree

ree


第五屆台灣鈣鈦礦技術暨應用論壇  講者與時段資訊:

🚀時間:13:30 - 13:50| 講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分子技術發展與應用」

講者|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蘇昭瑾 教授

⚡時間:14:10 - 14:30|講題:「掌性鈣鈦礦與自旋光電元件」 講者|國立師範大學 趙宇強 教授

📍論壇報名資訊:

ree

📆 時間:2025年8月20日(星期三)09:00–16:00

📍 地點:長庚大學國際會議廳(桃園市龜山區)

🔶 主辦單位:臺灣鈣鈦礦研發及產業聯盟|長庚大學|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

🎫 票價:原價2000元


🎁 即日起~7/31 報名享限時雙重好禮:

✅ 獨家鈣鈦礦太陽能片紀念品

✅ 論壇精華重點電子檔(限報名者專屬)

👬 最新報名優惠上線! 👥 雙人報名方案來了!兩人同行 ➤ 第二位6折(=每人只要1600元!)

🔗 售票連結:請加入聯盟官方Line購票

ree

近期熱門文章

留言


© 2025 by Taiwan  Perovskite Research and Industry Associati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