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鈣鈦礦論壇】建築整合型鈣鈦礦太陽能玻璃 引領城市能源新解方
- 玥瑨 吳
- 2天前
- 讀畢需時 3 分鐘
Panasonic 展示高效率、環保且兼具美學的 BIPV 技術
在第五屆鈣鈦礦論壇上午場次中,Panasonic 應用材料技術中心總經理 金子幸広博士以「建築整合型鈣鈦礦太陽能玻璃的發展(Development of Building Integrated Perovskite Photovoltaic Glass)」為題進行演講。金子博士為日本籍講者,此次以英文發表,但開場特別請 AI 分身以中文向現場觀眾致意,並指出「AI 正在改變世界」,藉此呼應數位科技與綠能轉型的緊密關聯。

Panasonic 的碳中和承諾與技術定位
金子幸広強調,Panasonic 作為全球多元產品供應商,約佔全球碳排放 1%,因此「有責任積極推動碳中和」。公司透過「Panasonic GREEN IMPACT」策略,設定自家減碳、貢獻減碳與未來減碳三大指標,並將鈣鈦礦太陽能技術納入「未來減碳」核心布局,期望達成百萬噸級減碳貢獻。
他進一步指出,日本因地狹人稠,缺乏大面積設置地面型電場的空間,因此「透過將太陽能電池整合至窗戶與牆面」,成為提升建築能源效率的最佳解法。
高效率與製程創新:世界領先的鈣鈦礦玻璃
Panasonic 採用「正式 NIP 結構」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與中國市場普遍使用的反式 PIN 結構不同。金子幸広表示:「我們已在 800 平方公分的面積上,達成 18.1% 的光電轉換效率,這是目前世界同級產品中的最高水準。」
技術層面上,Panasonic 以噴墨印刷(Ink-jet printing)方式,將鈣鈦礦層直接塗佈於玻璃基板,可支援 1.0 公尺 x 1.8 公尺等大型模組,並能依需求調整厚度(3mm、6mm、9mm)與透明度(4% 至 40%)。此一低溫、低能耗製程,顯著降低製造過程碳排放,使產品在 0.4 年內即可回收製程能耗,遠優於傳統矽基太陽能模組的 2.7 年。

建築應用與美學兼容
Panasonic 的「發電玻璃」具備高度設計彈性,可廣泛應用於建築外牆、窗戶、天井、陽台、雨遮與展示櫥窗等。金子幸広指出:「透明度與美觀是都市應用的關鍵挑戰,Panasonic 的解決方案能在不同透光率下,兼顧發電性能與建築美學。」
此外,鈣鈦礦玻璃具備良好的耐候性與氣密性,能長期維持發電效率,Panasonic 設定的壽命目標為 10 至 20 年,相當於傳統矽基模組的使用年限。

產業意涵與未來展望
BIPV 的推廣,不僅回應了歐盟、美國、日本及臺灣等地的新建築再生能源法規要求,更為都市能源自給與綠建築認證提供新契機。金子幸広指出,鈣鈦礦太陽能玻璃具備「短能耗回收期、設計自由度與環境友善」三大優勢,將提升不動產價值與租金收益,並有助於建築在停電時的能源韌性。
隨著技術逐步邁向商業化,Panasonic 將持續優化產品在透明度、耐久性與大面積製造上的可靠性,並積極推動實際案例應用,期望透過「建築即電廠」的概念,推進全球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結語
綜觀金子幸広的演講,Panasonic 以高效率鈣鈦礦 BIPV 技術,提出都市能源轉型的新解方。該技術結合設計彈性、環保製程與長壽命優勢,不僅回應政策趨勢,也為建築美學與能源永續創造雙贏,展現出在全球碳中和進程中的前瞻價值。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