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跟著聯盟一起GO,前進大阪看萬博!】Blue Ocean Dome: 守護海洋的未來之門

已更新:13小时前

2025年大阪世博會上,Blue Ocean Dome(藍色海洋圓頂館)以特別的設計與重視環保的理念,成為最受歡迎與最具話題性的展館之一。這座展館由知名建築師坂茂與設計師原研哉共同打造,結合藝術、人文與科技,主題聚焦「永續利用海洋資源」與「保護海洋生態」。透過創新展示與沉浸式互動設計,參觀者能輕鬆了解海洋面臨的挑戰,並思考如何與海洋和諧共存。

【建築設計特色】

Blue Ocean Dome 由三個相連的半球形圓頂組成,象徵「循環」、「海洋」與「智慧」。主圓頂直徑約30公尺,外觀看起來像一顆潔白的珍珠,兩側小圓頂自然延伸,呈現和諧的曲線,融合自然與未來感。建築大量使用輕量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紙管與竹材等永續材料,讓結構輕盈且可回收,實現環保理念。白天展館能映照天空,晚上則散發藍紫色光芒,如水母般夢幻,展現自然與科技的融合美學。

 Blue Ocean Dome 由三個相連的半球形圓頂組成,象徵「循環」、「海洋」與「智慧」
 Blue Ocean Dome 由三個相連的半球形圓頂組成,象徵「循環」、「海洋」與「智慧」

【展覽主題與體驗】

展館的核心主題是「海洋復甦」與「減少塑膠污染」,呼應2019年G20大阪藍海洋宣言的精神。三個圓頂分別規劃為不同主題區,幫助參觀者全面理解海洋議題:

  • 圓頂A(循環圓頂):介紹水資源循環與自然生態的關係,設有互動裝置,讓參觀者體驗水的流動過程,理解人類與海洋的緊密連結。

  • 圓頂B(海洋圓頂):聚焦海洋生態危機與塑膠污染,展示海洋廢棄物回收、先進監測技術,並透過多媒體與藝術裝置,呈現海洋生物的脆弱與美麗,呼籲守護海洋。

  • 圓頂C(智慧圓頂):以回收紙管建造,作為國際講座、企業展示與SDGs永續行動平台,定期舉辦工作坊與藝術展覽,鼓勵國際合作,共同推動海洋保護。

「我們每週吃下一張信用卡重量的塑膠」(We eat a credit card's worth of plastic every week)
「我們每週吃下一張信用卡重量的塑膠」(We eat a credit card's worth of plastic every week)

【塑膠微粒污染】

Blue Ocean Dome的展板,以「我們每週吃下一張信用卡重量的塑膠」(We eat a credit card's worth of plastic every week)為主題,透過中、日、英三語,將抽象的塑膠微粒污染問題轉化為直觀、具體且震撼的數據。這個說法來自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與澳洲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指出全球每人每週平均攝取約5公克的塑膠微粒,等於一張信用卡的重量。這些微塑膠來自飲用水、海鮮、鹽巴、啤酒等日常飲食與環境,已經無所不在。Blue Ocean Dome的「塑膠微粒現象」展板,以震撼數據與強烈視覺設計,讓參觀者直觀感受塑膠污染的嚴重性,並深化對海洋保護與減塑行動的認同與參與。這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對未來行動的召喚。

【科技與藝術的結合】

Blue Ocean Dome 運用多媒體互動、虛擬展館、巨大立體藝術、超撥水塗層與LED藝術牆等技術,創造充滿樂趣與教育意義的沉浸式體驗。參觀者能透過虛擬化身參與故事與影片,深入了解海洋污染的現實與國際合作,同時透過藝術感受議題的深度。

【永續市集與活動】 展館不僅展出科技與藝術,更定期舉辦多樣化活動,如音樂節、國際研討會、SDGs工作坊等,並在6月8日舉行藍色海洋節,結合永續餐飲與藝術市集,讓永續理念深入生活。

超撥水塗層, 可以看到有趣的水珠運動
超撥水塗層, 可以看到有趣的水珠運動

【永續理念與未來目標】

展館設計強調永續理念,結構可拆解、材料可回收,展覽結束後將有效減少建築廢棄物,實踐零廢棄、零排放的目標。Blue Ocean Dome 期望透過建築、科技、藝術與教育的結合,提醒全球重視海洋環境,鼓勵大眾日常實踐環保行動,並成為未來國際交流與環境教育的重要平台。

現場有演講及體驗, 讓參觀民眾了解海廢及塑膠汙染
現場有演講及體驗, 讓參觀民眾了解海廢及塑膠汙染

Blue Ocean Dome 不只是2025大阪世博的明星展館,更是引領全球邁向永續生活、共創美好海洋未來的重要之門。


近期熱門文章

 
 
 

Comments


© 2024 by Taiwan  Perovskite Research and Industry Associati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