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五屆鈣鈦礦論壇】突破鉛毒性瓶頸:電吸附技術助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回收
電吸附取代傳統溶劑,實現鉛閉環循環利用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高效率與低成本製程而備受矚目,但其核心材料「鉛」的毒性卻成為商業化發展的最大障礙。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蘇子森副教授在論壇中指出,傳統鉛回收方法雖能回收碘化鉛(PbI₂),卻涉及毒化溶劑與耗能步驟,難以兼顧環境安全與產業需...
8月20日


【第五屆鈣鈦礦論壇】掌性鈣鈦礦驅動圓偏振光元件:材料調控、磁場強化與界面工程亮點
以CISS機制與CD/CPL量測驗證自旋選擇,兼顧穩定封裝與白光實作 本場演講由趙宇強(講者)系統梳理鈣鈦礦材料之維度調控與掌性(手性)分子導入的研究脈絡,說明如何透過化學配方、外加磁場與界面工程,強化圓二色性(Circular Dichroism,...
8月20日


【第五屆鈣鈦礦論壇】AI × 高通量打造「火種源」研發平台:縮短3–5年轉移窗口、直攻量產驗證
友來新能源以Perovskite Hub整合AI與HTE,強化配方與製程迭代效率 友來新能源黃建中於論壇發表「 Perovskite Hub 火種源」平台,聚焦以AI結合高通量實驗驗證 High Throughput Experimentation(HTE),加速鈣鈦礦材料...
8月20日


【第五屆鈣鈦礦論壇】分子科學視角下的電洞傳輸材料創新與低成本突破
蘇昭瑾教授分享小分子 HTMs 設計與應用潛力 在第五屆台灣鈣鈦礦技術暨應用論壇中,臺北科技大學分子科學與工程系蘇昭瑾教授,以「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分子技術發展暨應用」為題,深入解析電洞傳輸材料(Hole-Transport Materials,...
8月20日


【第五屆鈣鈦礦論壇】創能窗引領零碳建築:任曜科技以鈣鈦礦BIPV落地量產、專利與場域齊發
建築立面發電成新主流,智慧化監控與AI助理拓展應用價值 在第五屆鈣鈦礦論壇下午B場,任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啟祥,以「創能啟航—鈣鈦礦的零碳建築之路」分享團隊在建築用「鈣鈦礦創能窗」的研發與落地成果,呼應建築部門淨零轉型趨勢,並提出以BIPV(Building-int...
8月20日


【第五屆鈣鈦礦論壇】水星二號線:大型化鈣鈦礦生產起手式
AI管理與24小時連續投產,邁向量產關鍵里程碑 臺灣鈣鈦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銷業務處長辛健智於論壇中,以「水星二號線」為題,分享公司在大型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生產上的進展。他指出,產線導入AI管理與嚴格的環境控管,已使良率突破九成,累積產出 超過2,000片模組...
8月20日


【第五屆鈣鈦礦論壇】鈣鈦礦電池與光催化
錫基材料挑戰穩定性,跨足二氧化碳還原與氫能演化 在第五屆鈣鈦礦論壇中,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暨分子科學研究所刁維光教授,以「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與光催化」為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他指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 PSC)自2012...
8月20日


【第五屆鈣鈦礦論壇】臺灣奠基平面結構太陽能電池 中研院郭宗枋:效率突破源自十年堅持
逐步累積的失敗與實驗,成就 30% 效率與產業化潛力 在第五屆鈣鈦礦論壇上午場,中研院郭宗枋研究員以「有機鹵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之 p-i-n 結構與 NiOx 電極介面層開發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p-i-n configuration...
8月20日


青年創意引領永續契機|第一屆鈣鈦礦校園創意競賽頒獎典禮隆重登場
8月20日,首屆鈣鈦礦校園創意競賽頒獎典禮於「第五屆台灣鈣鈦礦技術暨應用論壇」上盛大舉行。典禮現場雲集超過300位產業界專家與學術先進,共同見證新世代學子的創意與實力。 本次競賽歷時數月籌備,吸引港台多所大專院校參與,共徵得二十餘組作品。經過激烈評選,最終脫穎而出的十件作品...
8月20日


第五屆鈣鈦礦論壇盛大開幕 集結國際專家共探市場化契機
「第五屆台灣鈣鈦礦技術暨應用論壇」20日於長庚大學盛大登場,現場匯聚超過300位來自產官學研領域的與會人士,共同為台灣鈣鈦礦太陽能產業的交流與合作揭開新篇章。本屆論壇邀請來自日本、台灣與中國共16位鈣鈦礦領域專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與應用趨勢,持續推動產業技術交流與市場發展。...
8月20日
bottom of page
